深夜的体育馆,灯光如昼。观众席上依稀可见挥舞的小旗帜,那些红色、黄色,和我的心情一样在空气里激荡。10月3日的广州,这就是气氛火热到让人想要大口呼吸的WTT中国大满贯的男单四强战。场上,林诗栋对阵宇田幸矢,这场对决的悬念在开球之前,一度笼罩在宇田身上。这个日本小伙,左手削杀古怪,连赢林昀儒、莫雷加德,还被很多媒体说成林诗栋的“天敌”。我当时在心里嘀咕这一次,不会真要遇到麻烦了吧?
可球一开,气势完全变了。第一局8平,气氛像拉紧的弦两头都在发抖。宇田还幻想着复制赢莫雷加德时那一下,正手暴冲。他的动作潇洒飘逸,但球过去的下一秒,林诗栋反手一拧一拉,像电影定格的慢镜头,把宇田防线撕出裂口。10比8的分差,在观众的一阵倒吸气声中出现,没悬念,11比8,林诗栋先下一局。我那一刻突然明白,有时候纸面上再怎么厉害,赛场还得看谁能关键时刻不手软。
到了第二局,林诗栋明显开始提速。他像一列高速列车,把比分拉到7比2。宇田这边试图反击,多变的反手推拉,却像浪花拍在岩石上一样,根本打不动林诗栋。那个退到远台还能稳如老狗的人,让宇田每次得分都像在解数学难题。11比7拿下后,我忍不住感叹林诗栋真是把宇田的“杀手锏”废掉了。
第三局,画风突然又一转。两人5平纠缠,那种胶着感像小学期末考,你以为能蒙过去,可老师突然换了题型——林诗栋换了发球旋转,球的落点也变了。宇田完全不适应,直接一波6分被拉开。11比6,这一分差其实比比分更能看出心态分崩离析。我一边数着分一边突然想到,比赛其实就像人生,谁能在突变时保持镇静,谁就有笑到最后的机会。
至于最后一局,其实提前结束悬念。宇田才0-2落后就火急火燎叫了暂停,我以为会有反转——毕竟电影常常这么演。但暂停后,反倒是林诗栋直接一波5-0把对方打懵,最终11比5,像锁门一样,彻底把门关死。全场林诗栋气定神闲,节奏像车轮一样滚滚向前,宇田连“摸套路”的机会都没有。那一刻大厅里爆出喝彩声,有种“这就是天才成长的瞬间”的味道。
林诗栋今天打得这么强硬,靠的不光是天赋,更多是那份稳定。官方数据显示,关键分(够8分后)得分率高达72%,宇田只有38%(数据来自WTT官网)。宇田整个就是靠拼搏和“赌博”式的搏杀,但林诗栋却近乎零失误,前几局每局分差都在拉大,而不是一点点被追上。这种“你已经拼尽全力了,我还能再加几分”的心理碾压,既让对手无奈,也让场边的我都暗暗佩服。更有意思的是,每次进入局中段,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“分水岭”,林诗栋都能突然提速。第二局7-2开局稳住后,第三局5平突变连得6分,第四局更是暂停后直接高歌猛进,一口气赢下。细算下来,中段净赢了11分。这个数据不是冷冰冰的数字,而是每一分背后那份心态和自控力。
说实话,林诗栋以前也曾起伏不定。多哈那场比赛,他曾被观众起哄影响,关键分还会因为紧张失误。现在的林诗栋,从“摔拍子”到“稳如老狗”,成长得太快了。这场4-0,失误只出现5次,比赛平均水平的一半都不到。回头他小时候那些“上头”的小毛病,变成现在的从容不迫,多亏了一次次被打压、输过比赛后的磨砺。原来,真正的强者并不是天生就无所畏惧,而是学会了在压力最大的时候把自己调到最稳。
再说说晋级决赛的可能性。这话听着像夸,但四个原因真的摆在那里。第一,林诗栋状态“吓人”,前三轮没丢一局,这场29分钟收工,说是碾压不过分。第二,他半决赛的对手——要么是费利克斯·勒布伦,要么本土队友。勒布伦实力其实没有莫雷加德高,林诗栋对欧洲选手也颇具心得,基本上很稳。队友嘛,训练场早就互知根底。“翻车”可能性很小。反观另一半区,王楚钦遇到张本智和、勒布伦兄弟这样的对手,每场都像生死战。再加一点名气,日本男单其实只剩松岛辉空了。宇田都被横扫,松岛这关,难度有限。
想想如果真撞上勒布伦,倒是很有戏。勒布伦兄弟打球拼、爱玩点花活,之前弟弟因为嗓门大喊“下网”还被罚过。可林诗栋连宇田那样“怪招选手”都镇得住,别说这点“小花样”。真正高手从不怕被挑战,他们用实力说话。如果赛场真遇上,林诗栋多半会用“你再折腾也没用”的气场把局面拿下。
比赛结束,林诗栋说“每个球都会认真打,半决赛也要拼尽全力。”听起来很朴实,但知道他这一路经历过多少挣扎后,我心中只剩钦佩。去年法兰克福,他打宇田还要拼到决胜局,今年4-0轻描淡写。20岁的小伙子,已经走过观众起哄的考验、好局丢掉的遗憾,变成如今大满贯家门口决战的最大热门?掌声是真心的,因为大家都看见了他的成长。
我有点激动,又觉得温暖——这就是体育的力量吧。你可以生来不被看好,可以一路跌跌撞撞,只要咬牙坚持下去,总等得到属于自己的鎏金时刻。不管半决赛遇上谁,林诗栋大概只会说一句“来就完了,冠军我一定要拿!”这份霸气,不只是少年的张扬,更是冠军的誓言。
1万炒股怎么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